“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品讀周恩來的手跡與心跡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談會上深情地說:“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周恩來畢生嚴于律己、艱苦樸素,只求奉獻、不思回報。走進中央檔案館,翻開周恩來的一頁頁手稿,手跡見心跡,初見起敬,再見亦肅然。
百余年前的臨別預言
“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這十一個蒼勁有力的正楷毛筆字題寫在一封紅色信箋上,落款為“弟翔宇臨別預言”,這是十九歲的周恩來東渡日本留學前夕給同學郭思寧的臨別預言。四十年后,郭思寧將這頁珍貴的手跡捐贈給中央檔案館,并備注:“一九一七年八月三十日,總理由天津赴長春過沈見訪于國立沈陽高師學校,臨別以預言贈?!敝v預言,而不是贈言,一字之差,可謂意味深長。在百余年前那個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時代,周恩來就立下“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作為己任。周恩來的初心銘刻在百余年前的一件件檔案資料中:創辦的為深陷黑暗的中國帶來希望之光的《覺悟》雜志,編寫的“思想是顫動于獄中”的《檢廳日錄》,旅歐期間“效法俄式之革命”的書信。周恩來說過:“我們這一輩子和這一時代的人多付出一點代價,是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會主義幸福?!卑儆嗄旰蟮慕裉欤酱ㄐ忝馈┟癜?,這盛世如您所愿!
戰火紛飛中的生日箴言
這是一張略顯泛黃的三十二開活頁紙,周恩來用黑色鋼筆在上面寫下一百九十二個字,落款是1943年3月18日于紅巖。這一天是周恩來農歷四十五歲生日,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同事為他準備了茶點慶祝,但他婉言謝絕,只是簡單吃了碗面條,就回到辦公室提筆寫下這篇著名的《我的修養要則》。在抗日戰爭的紛飛戰火中,當時負責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周恩來從七個方面對自己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現和創造”“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適當的發揚自己的長處,具體的糾正自己的短處”“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研,遵守紀律”“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的物質基礎”。這份提綱式的“要則”字數雖少,卻是一篇涵蓋學習方法、工作方法、自律自省、黨性修養等諸多方面的“大文章”。透過這份生日箴言,我們能感受到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一位真正的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境界。
長達三十九頁的手寫報告
1963年5月29日、6月13日,周恩來分兩次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上作《一次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報告。這份近萬字的報告是周恩來親筆撰寫的,密密麻麻的毛筆字跡填滿了整整三十九頁紙。報告系統全面地講了黨員干部過好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生活關的問題。在談到過親屬關時,周恩來寫道:“過親屬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彼€提出過親屬關的辦法,那就是“相信社會的力量”,“由社會去鍛煉他,改造他”,要對干部子弟“要求高、責備嚴”,才能督促他們進步。在報告的最后,周恩來特別提出:“這‘五關’不是一次就能過了的,而是長期的。我們的領導干部要認真對待,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過好‘五關’。”關于過“五關”問題,周恩來還多次對知識分子、民主人士和親屬講過?!盎畹嚼?,學到老,改造到老”,一步一步地過好“五關”,是周恩來對廣大黨員的諄諄教導,也是每一位共產黨人必須思考并做到的事情。
在中央檔案館的館藏中,還有許多周恩來的筆記本,從革命戰爭年代到和平建設時期,大小不一、顏色各異,或字跡工整、貝聯珠貫,或奮筆疾書、飛文染翰,鋼筆、毛筆、鉛筆、圓珠筆均有使用。筆記本中的一組組數字、一次次會談、一個個方案、一篇篇提綱,無不透露出一位大國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心跡!
周恩來說:“既然把我推上歷史舞臺,我就得完成歷史任務?!彼麛凳耆缫蝗?,即使在生命最后時期,還抱病操勞國事。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來共做大小手術十三次,四十天左右要動一次手術。只要身體尚能支持,他仍繼續堅持工作。除了批閱、處理一些文件外,同中央負責人談話一百六十一次,與中央部門及有關方面負責人談話五十五次,接見外賓六十三批,在接見外賓前后與陪見人談話十七次,在醫院召開會議二十次,出醫院開會二十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談話七次。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手跡中的初心。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敝芏鱽硪簧牡谉o私、天下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產黨人優秀品德的集中寫照。周恩來身上展現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將激勵我們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奮勇前進。
(作者:楊梓楠,單位: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